- 高校實驗室廢水排放與綠色化處理方式探索
- 日期:2018/12/13 瀏覽:5163
-
高校實驗室廢水排放與綠色化處理方式探索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廢水處理實質(zhì)上就是采用各種手段和技術,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qū)⑵滢D化為無害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達到下水道排放標準。每種廢水處理方法都是一種單元操作,由于高?;瘜W實驗室廢水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預期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去除殆盡,因此處理廢水往往需要幾種方法組合,綜合作用,才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目前國內(nèi)外有許多處理方法,如混凝沉淀法、半透膜法、反滲透法等,我們在實際應用中,要從經(jīng)濟性、安全性和處理效果入手,以少的投資處理獲得大的環(huán)境效益,致力于廢水污染治理,保護環(huán)境。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科研項目的增加,對化學實驗室的需求越來越多,各類化學實驗室建設數(shù)目不斷增加,從實驗室中產(chǎn)生的“三廢”(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排放也相對增多。實驗室實際上是一類典型的小型污染源,高校實驗室“三廢”排放具有成分復雜、污染點面廣、量少、時間不確定、難于集中等特點。
高校實驗室廢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無規(guī)律性,且所含污染物的成分較為復雜。實驗室排放的廢棄物按化學性質(zhì)可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兩大類。無機廢水主要包括酸堿廢水、含重金屬(如Hg、Cr、Pb等)的廢水,含硫化物的廢水和鹵素離子的廢水等。而有機廢物以有毒物質(zhì)多(如酚類、苯胺類物質(zhì)等)、易燃易爆物多(如含過氧基的有機物等)這兩個特點使有機化學實驗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更為突出。實驗室的廢水量雖然相對較小,但是如果不加處理就對外排放,將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所以加強實驗室污染的防治與治理刻不容緩。目前在高校實驗室仍經(jīng)常出現(xiàn)將實驗室對產(chǎn)生的廢水僅僅是簡單的處理,甚至不作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下水道。
不經(jīng)過處理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道的實驗室廢水,會對江河湖泊和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進而造成對魚類和土壤的污染。無機廢水中的酸堿廢液排入水體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產(chǎn)和漁業(yè)生產(chǎn),排入農(nóng)田會使土壤酸化或鹽堿化,危害農(nóng)作物。重金屬廢水主要有:鉛、汞、鎘、鉻、砷等離子,這些物質(zhì)如果一次性大量地攝入,就會造成人體急性中毒;小量多次攝入,長期可造成人體致畸、致癌、致突變。有機廢水排入水體后可引起生態(tài)效應,導致生物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的變化,和溶解氧效應,造成水質(zhì)惡化而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因而加強高?;瘜W實驗室管理,研究化學實驗室廢水綜合治理的方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綠色環(huán)保意識勢在必行。
實驗室廢水防治從減少污染的源頭做起,將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作為實驗目標。減量化即教師在實驗設計中,對于產(chǎn)生污染的藥品,在可以達到預期目的條件下,減少藥品使用量。在化學試驗中推行微量與半微量相結合的實驗方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微量化學實驗的試劑用量為常量的1/10到1/1000,可以大大減少實驗室廢物排放量并減少實驗室經(jīng)費開支。資源化即加強廢水廢渣的回收利用,使用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藥品。例如讓學生回收實驗剩下的化學藥品或回收廢水中的貴重金屬如銀等,以便下次實驗使用。無害化即用無毒無害的藥品代替有毒有害物質(zhì)進行實驗。例如在測量污水中COD含量的實驗中,采用污染小的高錳酸鉀法代替污染大的重鉻酸鉀法。對有毒污染性大的實驗考用仿真實驗或低毒實驗代替。采用計算機仿真實驗和玻璃仿真系統(tǒng)的模擬實驗,可實現(xiàn)部分實驗無污染的操作。
實驗室廢水治理首先從廢水的分類收集做起。目前,主要分為酸堿廢水、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水和有機廢水。在各個實驗室設置廢液桶,統(tǒng)一收集處理,再集中放到危險廢物儲存室的大收集桶中。學校實驗樓設有專門的危險廢物獨立儲存間,并分類存放,危險廢物做有明顯的標識。
收集到的廢水作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治理專業(yè)學生很好的學習和實習操作素材。當收集到的酸堿廢水達到5L時,送至環(huán)評實驗室,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酸堿中和實驗。當pH試紙檢查到廢水的pH達到中性時,才排放到下水道中。對于其余的實驗室廢水,學校購置了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包括氣浮實驗設備、厭氧生物濾池和活性炭吸附設備,它可作為學生學習和作為處理實驗室廢水的設施。